OT-2217
2022年10月14日
美國在台協會處長孫曉雅
澎湖防災救援第一線應變人員培訓計畫致詞講稿
2022年10月14日
賴縣長、劉陳議長、邱副校長、吳理事長、蕭醫師,各位台灣災難醫療隊發展協會 (TWDMTDA) 的同仁,以及今天參與《援手》社區第一線反應員培訓計畫的學員們,大家早!
我很高興今天來到澎湖,參加由美國在台協會與台灣災難醫療隊發展協會共同舉辦巡迴台灣的最後一場聚焦於美台人道援助及災難防救合作的培訓工作坊。我知道這也是第一次在台灣外島、為一般民眾所舉辦的第一線應變人員訓練。
我想藉此機會,告訴最近在地震中傷亡的家屬與朋友們,我們的心與你們同在。在面對各種天災人禍時,台灣有效且專業的應對措施,不僅是印太區域的模範,也是民間韌性的基礎。這樣的韌性正是民主體系的標記:民主體系會回應公民的需求,會整合資源來支持共同目標與共享標的,並會為社會韌性做出貢獻。
我最近剛好有機會觀摩了台灣的921防災演練,這是台灣規模最大的年度人道援助與災害防救演練活動。在拜訪為此次演練而集結的許多團隊時,我聽到了台灣的第一線應變人員,在面對真正的緊急事件時——也就是9月底的多起地震——他們的應處有多麼妥當優秀。他們告訴我,在頭幾起地震發生後的一個小時內,位於新店的中央災害應變中心便已啟動,並有人員進駐;同時台灣的民間領袖,在接下來一週內,也持續與消防署維持密切聯繫。在週日當天下午震度最大的強震來襲的兩小時內,第一線應變人員便已開始支援玉里及台東的復原工作。
台灣面對最近這起天然災害的世界級應變能力,完全清楚地體現出台灣所具備的能力、專才與決心。美國十分驕傲,在台灣應處此項挑戰並為未來挑戰預作準備時,我們能夠作為台灣的夥伴。
過去這幾年,台灣與美國在人道救援與災害防救、醫療援助、網路資訊安全以及供應鍊等與韌性相關的廣泛領域上,持續深化我們的合作夥伴關係。
我們也透過推動「全球合作暨訓練架構」(GCTF),與理念相近的夥伴們合作建立區域與全球韌性。例如2021年3月,美國、台灣與日本、英國以及其他GCTF的夥伴們,共同啟動了為期一年的《防災救援倡議:宣導教育—建立韌性—採取行動》活動。這項倡議不但深化了我們之間的合作,更幫助社會大眾進一步了解,在面對天災人禍時,具備個人韌性與強化民眾應變準備能力的重要性。
今天各位將學習到醫療和相關的技能,在危急時刻能夠伸出援手,幫助您與周遭的人。無論是在課程還是現實生活中,這些技能都能拉近我們彼此的距離,並且讓我們的社會更強大。它們將以具體的方式培養我們抵禦困難並且安度逆境的「韌性」,對因應自然以及人為的災害至關重要。
當我們回顧過去兩年台灣是如何戰勝新冠疫情的威脅時,我們再次看到台灣人民身上所展現的堅韌毅力。過去一年裡,全世界都目睹了台灣是如何面對並控制疫情,也正是這樣堅毅不屈的精神才讓我們今天能夠齊聚在這裡參加培訓。台灣對抗疫情的出色成就不僅與政府的政策有關,更重要的是有像各位一樣,一群具有公民意識、且願意在緊急時刻齊心協力、挺身而出的人民。在台灣面臨地震、颱風和其他重大災害時,我們也看到了同樣的表現。
各位在今天的培訓工作坊中所建立的韌性,不僅能為下一次的海嘯或土石流來襲做好準備,還將為台灣的安全做出直接的貢獻。這些技能與堅韌的心態不只能讓社會在遭遇自然災害後維持屹立不搖,更能在未來阻擋和對抗挑戰上發揮作用。
美國向來致力於與夥伴合作,齊心協力為防災救援付出心力。在應對不論是天災人禍、公共衛生危機、或是其他類型的威脅時,隨時做好準備並擁有正確的心態是我們最珍貴的資源。每個人都能在其中發揮作用,從官員、軍隊,到民間和個人都一樣。
感謝各位今天參與本次的培訓工作坊,和大家一起共同學習分享。各位的出席將有助於提升個人和社會的韌性,進而增進整個台灣在處理危機時的果敢韌性。再次感謝各位的參與付出,也謝謝台灣災難醫療隊發展協會團隊的努力。
謝謝大家!祝你們今天的培訓順利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