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lag

An official website of the United States government

美國、台灣與印太地區:民主社會會一起面對共同挑戰
發佈
閱讀需 4 分鐘

OT-2215
2022年9月23日

 

美國、台灣與印太地區:民主社會會一起面對共同挑戰

美國在台協會處長孫曉雅

中山大學

2022923

 

國立中山大學鄭校長、各位教職同仁、各位同學,大家早。謝謝大家今天邀請我來到貴校,同時也要感謝中山大學與AIT建立的長期夥伴關係,讓我們能夠藉著各種美台人民與人民之間的交流、及教育與文化活動,進一步推進美台關係的發展。雖然自從去年夏天抵達台灣以來,我已經幾度造訪高雄,但今天卻是我第一次有機會踏入你們的校園。讓我告訴大家,剛剛在校園中漫步片刻後,我已經決定,未來有機會的話一定要再回到這裡。

在與高雄和台灣各地的年輕朋友交談中,讓我清楚看到,大家是多麼珍惜能夠生活在自由且開放的社會中,以及大家是如何全心投入於台灣的民主之中。今天我在演講中想聚焦討論的重點就是民主——這項美國與台灣共享的核心價值。

在我開始深入今天的主題前,首先,我想先向大家概略介紹我與在台灣的AIT團隊的工作,如何與民主這個大題目的討論產生關聯。

美國與台灣享有堅實的非官方關係。在AIT,我們努力與對口單位一同推進彼此的共享願景,即一個自由、開放、具備韌性及包容性的印太地區。而我們會持續拓展與台灣在許多共享利益與價值上的合作,我們會持續支持台灣有意義地參與國際社會,同時我們會努力深化美台經濟關係;上述種種皆與美國的「一中政策」相符一致。

自從我在90年代首次在台灣生活以來——我知道對很多同學來說,這可能是有點古早的年代了——台灣已發展成為一個先進的經濟體和活躍的民主社會,而美台夥伴關係更是穩步持續深化。與此同時,美國與台灣眼下所面對的區域及全球局勢,也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具挑戰性,且更加複雜。

在印太區域,美國在努力解決並處理與中華人民共和國領導高層之間的分歧上面臨著顯著的挑戰。中國日益咄咄逼人的各種挑釁行逕,表現在對台灣關係上尤為明顯;這點從中國持續在軍事、外交及經濟領域擴大對台施壓便可見一斑。

  • 中國在台灣周遭進行的挑釁軍事行動在上個月攀上了高峰,此類行徑不但破壞穩定、可能造成誤判風險,同時也削弱了區域的和平與穩定。
  • 北京對台灣的經濟施壓,通常是透過對食用農產品施加選擇性進口禁令、或是頻繁地針對南台灣的農漁產地社區來體現。
  • 台灣的公私部門是各種資安攻擊鎖定的目標,攻擊的形式既包括「先進持續式威脅」(advanced persistent threats),也涵蓋「阻斷服務式攻擊」(Distributed Denial-of-Service attacks)——這已經不是什麼秘密了。最近數位部長唐鳳就表示,在裴洛西議長近日訪台期間,台灣面臨的資安攻擊數量已突破15,000十億位元組(gigabits),比之前的每日紀錄高出二十多倍。
  • 與此同時,北京持續嘗試扼殺台灣的國際空間,對台灣友邦施壓,並干預台灣的民主體制,這對所有民主社會來說都構成了一大威脅。

拜登政府的一大關鍵優先目標,就是要與盟友及夥伴站在一起,以推進印太區域的繁榮、安全與各種價值,這也包括維持台灣海峽的和平與穩定。藉由發揮美國的領導力,並動員我們的盟友及夥伴——尤其是同為民主社會的朋儕——同時增進彼此合作,我們是能夠創造機會,打造一個更加穩定與繁榮的印太區域的。

美台夥伴關係清楚展示了上述作法。美國對台灣的支持仍然堅若磐石、依循根本原則、並享有跨黨派的支持,同時也完全符合美國的「一中政策」及美國由來已久的各項承諾。我們會依循美國的利益,持續深化與台灣人民的往來與連結。我們堅信,美國的對台承諾有益維持台海的和平與穩定,亦有助打造一個更穩定且更具備韌性的印太區域。

提到韌性,我也想藉此機會,向最近在地震中傷亡者的家屬與朋友們表達,我們的心與你們同在。面對各種天災人禍時,台灣有效且專業的應對措施,是印太區域的模範,也是民間韌性的基礎。這樣的韌性是民主體系的特點:民主體系會回應公民的需求,會整合資源支持共同目標與共享目的,並會為社會韌性做出貢獻。

這樣的特點在上個週末展現無遺。本週稍早,我有機會觀摩了台灣的921防災演練,這是台灣規模最大的年度人道援助與災害防救演練活動。在拜訪為此次演練而集結的許多團隊時,我也聽到了很多關於台灣的第一線應變人員,在面對真正的緊急事件時——也就是上週日的多起地震——他們的應處有多麼妥當優秀。他們告訴我,在前幾起地震發生後的一個小時內,位於新店的中央災害應變中心便已開設,並有人員進駐;同時台灣的民間領袖,在過去一週來,也持續與消防署維持密切連繫。在週日下午發生震度最大的地震的兩小時內,第一線應變人員便已開始支援玉里及台東的復原工作。

透過直升機與空中運輸,人員、設備及補給物資得以被運往各地,這展現了強大的協調能力,且毫無疑問地加速了在災區拯救生命的應變作業。台灣面對這起最近期的天然災害的世界級應變能力,完全清楚體現出台灣所具備的能力、專才與決心。美國十分驕傲,在台灣應處此項挑戰並為未來挑戰預作準備時,我們能夠作為台灣的夥伴。

因為這正是我們這些有著民主與韌性等共享價值的夥伴,會為彼此所做的: 我們會支持彼此,並且一起面對共同的挑戰。 

作為AIT處長,有四大主要目標是我特別聚焦關注的,而其中的每一項議題都支持並反映了美國長期以來的政策優先目標,並在華府得到了跨黨派支持;這四大目標是:維護我們在《台灣關係法》之下的承諾,增進全球供應鏈韌性,支持關於拓展並維護台灣國際空間的努力,以及深化美台間現已相當卓越的經濟和人民與人民之間的關係。此外,我們也與台灣夥伴在資安議題上共同合作,因為這也是一項有助雙方因應新興挑戰與隱憂的關鍵要素。

那麼就讓我一一來談談這四大主要目標。首先,美國仍會致力強化台灣作為區域安全夥伴的角色,並協助台灣維持其嚇阻侵略與自我防衛的能力。台海的和平穩定符合美台共享的長久利益。我們認為這點對本區域及美國的安全與穩定至關重要,同時我們也對中國持續破壞穩定的行徑深感關切。我們也與台灣夥伴合作因應各種共同的區域安全挑戰,如海上執法和人道援助與救災。

如我之前所言,美國與台灣的防衛關係是以《台灣關係法》為指引,並符合美國的「一中政策」。拜登總統當年就曾親自投票支持《台灣關係法》,而迄今他仍堅定遵循載於《台灣關係法》中的各項原則。

我們的下一項優先目標就是與台灣合作,增進全球供應鏈的韌性。作為亞洲「矽島」,台灣是全球半導體生態圈的關鍵匯聚點,也是新興科技的尖端先驅。過去幾年來因疫情造成的供應鏈中斷,也促使大家必須携手合作、打造安全並具備韌性的全球供應鏈一事,重新回歸為所有人議程上的首要任務。要落實此項目標,台灣扮演著真正重要的關鍵角色。

我們也正與台灣的關鍵利害相關方合作,協助推動法規改革,並拓展與美國的雙邊貿易,尤其是在具變革性的高成長科技產業上——在這方面,美台正是天生的合作夥伴。

其中一項結合安全與經濟領域、且愈來愈備受重視的合作焦點,就是我們迫切需要以更有成效的方式,對抗資安威脅。身為全球資通訊科技供應鏈的關鍵節點,很遺憾地,台灣也被惡意行為者當作網攻的試驗場。如我之前所言,最近,台灣的關鍵網路都遭受到了數量前所未有的資安攻擊。美國與台灣皆十分努力保護普通公民的個人資料、民生必需系統及關鍵產業的安全,使其能夠免於資安威脅;然而與此同時,更至關重要的是,我們必須成為合作夥伴,並向彼此學習,一同力求達成強化此領域韌性的最終目標。讓我先喝口水⋯⋯我畢竟不是大學教授,實在不習慣講話講這麼久!所以我也要向各位教授們致意,你們實在很不簡單!

接著來談談第三項優先目標:我們也正共同合作創造機會,力求協助擴大台灣的國際空間,包括透過讓台灣能夠在多邊場域分享其專才、並與外國合作夥伴互動等作法。台灣在聯合國體系及其他國際組織的有意義參與,是一個根本上的務實議題,而不是一個政治議題。國際社會需要所有人齊心協力的參與,才能因應許多跨國界問題,而這也包括生活在台灣的2,400萬人民的參與。

過去兩年來,美國、台灣、日本與澳洲皆大大拓展了「全球合作暨訓練架構」(GCTF)的規模,藉此彰顯台灣透過多邊合作、協助因應全球挑戰的意願與能力。

AIT與位於華府的駐美國台北經濟文化代表處(TECRO)已召集國務院與台灣外交部的高階代表,定期舉行視訊論壇,討論如何擴大台灣在聯合國與其他國際場域中的參與。

台灣也積極參與了於2021年12月舉行的線上「民主峰會」,並將於下個月舉行第11屆「世界民主運動全球大會」(Global Assembly of the World Movement for Democracy)。所有民主峰會的與會者都已開始著手努力,將在峰會所謂的「行動之年」,朝向全球民主復興的共享目標前進;而台灣在透明治理、人權、對抗不實訊息等領域的世界級專才,定能在此「行動之年」中做出重大貢獻。

最後,第四項優先目標:經濟和人民與人民之間的關係是美台關係的基石。這些連結不僅深厚,又有著悠久的歷史。有一場我很期待、將在明天參觀的展覽,所要回顧的就是高雄在美台這些歷史連結中,扮演了什麼樣的角色。剛才我提到,美台正共同合作,強化高科技產業的全球供應鏈。然而,如果有人認為美台經濟關係只與半導體有關,那就大錯特錯了;因為美台經濟關係並不僅只限於任何單一產業。台灣是美國去年農產品的第六大出口市場,也是美國在2021年的第八大貿易夥伴。在美國的前十大貿易夥伴中,只有加拿大與墨西哥——我們的兩個鄰國——與美國的人均貿易額高於台灣。而且隨著部分高科技產業與先進製造廠商赴美進行相當重大的投資,台灣現已成為美國前十大外人直接投資的新來源。

今年6月1日,「美台21世紀貿易倡議」宣布起跑,這也為雙方提供了一個令人振奮的大好機會,讓我們得以深化美台貿易與投資關係⋯⋯抱歉我得喝口水!這項倡議是個好機會,搞不好各位同學之後的考試也會考到⋯⋯通常我不會隨便說會有考試,但因為這項倡議的重要性,也許未來真的會有。總之,「美台21世紀貿易倡議」讓人充滿期待,因為這是一個大好機會,讓我們能夠深化美台貿易與投資關係,增進雙方彼此基於共享價值的貿易優先目標,並為我們的勞工與企業推動創新與具包容性的經濟成長。我真的非常期待看到相關協商繼續往前推進。

在疫情爆發前,每年都有成千上萬名學生與老師、商務人士與觀光客往返美台兩地;隨著與疫情相關的旅行限制逐漸放寬與鬆綁,現在旅客的人數也正快速反彈回升;我希望在這段回升期過後,旅客的人數仍會持續成長。

AIT在各式各樣廣泛的議題上皆支持台灣夥伴的許多計畫,主題涵蓋民間韌性、婦女及原住民族群之經濟賦權、應對氣候變遷,以及共同對抗來自中國的惡意影響力等面向。台灣目前的「傅爾布萊特」計畫,其規模在全球是數一數二的,每年約接待300多名來自美國的學者與教師。「台美教育倡議」則是一個具體例子,展現我們如何共同合作,推動語言教學和學習,以支持台灣和美國在這項領域的優先目標。我得特別點出,在所有上述的計畫中,中山大學都是我們重要的合作夥伴,因此我也要在此特別感謝中山大學的支持。

所以AIT會致力與我們的台灣夥伴合作,一起面對這些共同的挑戰,並在共享目標上取得進展。因為這正是夥伴會為彼此所做的:我們會攜手合作,一起迎向共同挑戰並找出解決方案。而我們堅信,任何的民主社會要能蓬勃繁榮,一個充滿活力且積極活躍的公民社會將是舉足輕重的關鍵。

台灣是一個「人民賦權的參與式民主」(“people-powered” democracy)的耀眼典範。當我說「人民賦權的參與式民主」,我指的是台灣的民主是由人民所推動,並且對人民負責,包括個別公民及公民社會皆是如此。很難想像有哪個其他的民主社會,能像台灣一樣,如此具體地體現了這些原則,同時也如此清楚展示:民主社會是能夠藉由改善自身人民的生活而兌現承諾,真正造福人群。台灣民主具備的包容性本質,從選民的高投票率、以及台灣立院擁有亞洲最高的女性代表比例上,清楚展露無遺;而這正顯示了台灣人民對民主的堅持,以及台灣民主的堅強實力。

上個月,在裴洛西議長訪台期間,我有幸全程陪同參與她在台灣的所有行程。當然我也一起被拍了不少照片。她與其他訪團成員,都對於在台北所有與他們有所交談的對象——包括蔡總統、監察院長、多位立院成員、及多位公民社會領袖和前政治犯——所發出的擲地有聲的話語,感到震撼不已。而所有人不斷在談論的都是:台灣如何從過去一黨獨大體制施加的、長達數十年的戒嚴時期,轉型成為今天全球最具代表性的代議體制、及最充滿活力的民主社會。這真是一個激動人心的例子,並說明了一個勇敢且具備韌性的社會,是能夠成功將自身轉型成為世界領袖的。

在美國,正如在台灣一樣,我們視美國的民主為實力的核心來源。如布林肯國務卿所言,在21世紀的今天,我們的人民——即我們的人力資源——以及讓他們每一個個人都能釋放自身全部潛能的條件,正是支撐美國民主的關鍵實力。在民主社會,我們會辯論、我們會爭論、會不同意彼此的看法、也會挑戰彼此的觀點,包括挑戰我們的民選領袖。但我們會以公開的方式,面對並處理自己的不足之處,而不是假裝這些短處並不存在,或將它們掃到地毯之下加以隱瞞掩飾。而雖然有時進展的過程,速度會慢到讓人痛苦不堪,又或者可能看起來既困難又混亂,但整體而言,我們始終在努力,朝建立一個讓來自所有不同背景的人們都能夠繁榮的社會、朝打造一個遵循能夠團結、激勵並鼓舞我們的立國精神與價值的社會——這樣的目標邁進。我們並不完美。沒有人是完美的,沒有任何社會是完美的。但在美國表現出自己最好的一面時——用美國憲法的話來說——我們會始終努力不懈,追求成為一個更加完美的聯邦。我們是如此設計美國的民主體制,並用心孕育民主,力求實現這樣的願景。而這正是美國模式能為世界做出的貢獻。

如布林肯國務卿先前一再強調,在台灣議題上,美國的對台做法數十年來維持一致,橫跨歷任政府。我們的政策沒有改變。美國仍遵循我們基於《台灣關係法》、三個聯合公報及六項保證的「一中政策」。台海的和平與穩定持續符合美國的長久利益。而我們將繼續遵循美國在《台灣關係法》下的承諾——並如《台灣關係法》所載,繼續「維持美國的能力,以抵抗任何訴諸武力或其他脅迫形式、而危及台灣安全、或社會與經濟體制的行為。」

儘管美國的政策沒有改變,但北京卻已變了,而改變的是北京與日俱增的脅迫——像我之前提到的,北京試圖切斷台灣與世界各國的關係,阻止台灣參與國際組織,並且從事挑釁程度與日俱增的種種文攻武嚇,例如近乎每天派遣中國人民解放軍軍機侵擾台灣周遭。此類文攻武嚇的言行嚴重破壞穩定,可能造成誤判風險,並威脅著台海的和平穩定。維護台海的和平穩定不僅符合美國利益;這也是受到全球關注的議題,並對區域與全球的安全與繁榮至關重要。

從就任第一天起,拜登政府便持續努力,力求重振美國無與倫比的盟友與夥伴關係網路,並重新積極參與國際組織。我們持續鼓勵所有夥伴,透過區域與國際組織、或直接與彼此互相合作。我們也正在成立多個新聯盟,期望為我們的人民兌現承諾帶來成果,並迎接本世紀未來的考驗。這點在印太區域是再真切也不過了;在印太區域,我們的各種關係,包括我們的條約聯盟關係,都屬於美國在世界各地最強健的幾大關係之一。美國與全印太區域的國家與人民有著一個共享的願景,那就是:一個自由且開放的印太地區,其中規則是以透明的方式提出與制定,並被公平遵守;其中的各國能夠自由對其主權做出決定;其中的貨物、思想及人民能夠在所有陸地、空中、網路空間及開放海域自由流動;而其中的治理則是會回應人民的需求。

面對重重挑戰,民主社會需要齊心合力、團結一致。我們會持續與包括台灣在內的美國民主夥伴共同合作,一同因應廣泛且錯綜複雜的各種跨國界議題,並打造一個更有能力、且更具韌性的區域與國際秩序。

謝謝大家今天邀請我來到這裡。我期待未來有更多機會與各位就這些重要議題繼續對話。謝謝。

AIT DIR Oudkirk at NSYSU
AIT DIR Oudkirk at NSYSU